西安航空学院钱学森实验班_钱学森班不能随便去的原因
朋友们好!今天为您准备了一篇关于西安航空学院钱学森实验班的深度解析文章,同时解答钱学森班不能随便去的原因的问题,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在西安这座历史悠久的古城,有一所名为西安航空学院的高等学府,这里孕育着无数航空梦想的种子。而在这所学院中,有一个特别的存在——钱学森实验班。这个实验班以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的名字命名,旨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航空人才。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钱学森实验班,探寻这个开启航空梦想新篇章的地方。
一、钱学森实验班的创办背景
钱学森实验班的创办,源于我国航空事业的发展需求。近年来,随着我国航空产业的迅猛发展,对高素质航空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传统教育模式在培养航空人才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无法满足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此,西安航空学院依托自身优势,于2010年创办了钱学森实验班,旨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航空人才。
二、钱学森实验班的培养目标
钱学森实验班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航空人才为目标。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学术素养:学生需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宽广的知识面,为后续专业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2. 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能力,使其在航空领域有所建树。
3. 实践能力:通过实验、实习、项目实践等途径,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4. 国际视野:鼓励学生参加国际交流活动,拓宽视野,提升综合素质。
三、钱学森实验班的课程设置
钱学森实验班的课程设置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以下为部分课程设置:
课程类别 | 课程名称 | 学时 |
---|---|---|
公共课程 | 大学英语、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等 | 300 |
专业基础 | 飞机结构、飞行原理、航空电子等 | 400 |
专业核心 | 航空发动机、飞行器设计、飞行控制等 | 500 |
实践课程 | 实验室实验、实习、项目实践等 | 300 |
选修课程 | 航空安全、航空法规、航空经济等 | 200 |
四、钱学森实验班的师资力量
钱学森实验班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包括国内知名专家学者、企业技术骨干等。以下是部分师资介绍:
1. 张教授:航空发动机专家,曾主持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具有丰富的教学和实践经验。
2. 李博士:飞行器设计专家,具有多年航空企业工作经验,擅长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3. 王教授:航空电子专家,长期从事航空电子领域的研究,为学生提供前沿的学术指导。
五、钱学森实验班的就业前景
钱学森实验班毕业生就业前景广阔,主要去向包括:
1. 航空公司:担任飞行员、空中乘务员、机务维修工程师等岗位。
2. 航空企业:从事飞机设计、制造、维修、销售等岗位。
3. 科研机构:从事航空科研、技术攻关等工作。
4. 政府部门:从事航空政策制定、行业管理等工作。
西安航空学院钱学森实验班,作为我国航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为我国航空事业的发展贡献了源源不断的人才力量。在这里,学生们不仅学到了丰富的专业知识,更培养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钱学森实验班的毕业生们将肩负起推动我国航空事业发展的重任,开启航空梦想的新篇章。
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的实施进展
北京大学:“元培学院”(原名:元培计划、元培计划实验班),北京大学已在数、理、化、生、计算机等基础学科专业人才创新培养建设项目,项目将通过考查学生综合能力、兴趣和发展潜质,将最优秀的学生选入培养计划。如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决定选拔优秀本科生开设“未名物理学子班”。其目的是不断探索和完善素质教育培养机制,为年轻才俊迅速成长为国际一流的物理学家和各领域的领军人物打下坚实基础。而元培学院计划在未来几年内实现“自主设置专业”,即学生按照自己的专业兴趣选择不同院系的特定课程,经审核通过后即可按照这一量身定做的培养计划完成学分,获得学位证书。北大曾经给一位学生专门开出一门课,这可谓真正的吃小灶。
清华大学:清华大学2009年开始实施“清华学堂人才培养计划”,实验班选拔各不相同,首批进入该计划的有4个项目:数学班、物理班、计算机科学班和钱学森力学班,预期还有化学班、生命科学班两个项目进入计划。这些实验班的入门选拔各不相同。钱学森力学班,采取“高考录取+校内分流”的申请体制;计算机班则施行“奥赛+校内二次测试”的方式选拔;报考数学、物理、化学实验班的学生,在经过相关教授考核后,也可直接就读;而生物班等重点实验班则将统一在本科高段学生中选拔人才。
南京大学:“英才培育计划”,建立在“南京大学大理科人才培养模式”基础上的,但做出很多变革,对学生培养的优惠政策可谓前所未有,进入拔尖人才培养方案的学生会比“匡亚明学院”学生的选择权更大,教师队伍的组成也将有变革。借助这一计划,2010级新生有机会进入基础学科理科强化班及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等5个院系英才班享受“英才培育计划”。此外南大也拥有全国第一个通识教育学院,匡亚明学院。南京大学匡亚明学院实施,按学科群打基础,以一级学科方向分流,贯通本科和研究生教育”的模式,培养立志献身基础学科研究和教育事业的优秀人才。学院推行通识教育在人文科学类、应用文科类、数理科学类、大地学类、化学与生命科学类、建筑学和教育技术学等大学科类实施多学科、宽口径教学模式,并将逐步推广到社会科学、金融工程学等领域。学院通过不断的教育创新,在培养有开拓精神、善于在学科交叉领域发展的个性化基础科学人才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2001年世界顶尖学术杂志《Science》第293卷上,专门提到南京大学大理科教育:“北京大学在改进本科科学教学努力中极大地借鉴了另一所顶尖大学南京大学的教改经验,南京大学大学在1989年成立了强化部,给优秀学生在基础研究方面更深的基础,同时鼓励学科间的交叉和互相影响。”这实际上就是后来的北京大学元培计划实验班。
复旦大学:“望道计划”,复旦大学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的总体目标是:在数、理、化、生几个基础学科开始实施“望道计划”,构筑“拔尖人才”培养平台,创新培养模式,努力使这些优秀学生成长为相关基础学科领域的领军人物,并逐步跻身国际一流科学家队伍。该项目将分以下几个阶段目标来完成:第一阶段,探索优秀学生的选拔机制,实行动态进出机制和自由选择专业机制,最终将最优秀的学生通过该计划地培养,脱颖而出;第二阶段,为优秀本科学生构建学习平台,通过聘请国际一流专家学者,采用最新进的教材,以及小班化的研讨与探究,使这些学生具备该领域深厚的理论知识以及思考和学习能力;第三阶段,为优秀本科学生参与某专业领域前沿研究搭建平台,形成从学校到院系直至实验室完整的、系统的学术研究培养体系;第四阶段,为优秀本科生的搭建国际化教育平台,通过聘请国际一流学者来校教学以及选派学生到国际一流学校进行交流,使学生具备国际视野;第五阶段,在结束本科阶段学习之后,优秀学生将被选送到国际一流的研究小组进一步深造,使他们能在最优异环境下,培养成为一流科学家。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开始实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英才班”,大多以中国科大建校初期的大师命名。中国科学院支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与相关研究所联合创办了11个“科技英才班”(华罗庚数学科技英才班、师昌绪材料科学科技英才班、贝时璋生命科技英才班、严济慈物理科技英才班、王大珩光机电科技英才班、应用物理科技英才班、钱学森力学科技英才班、卢嘉锡化学科技英才班、天文英才班、赵九章现代地球和空间科学科技英才班、计算机与信息科技英才班)。其中基础科学类英才班7个,高技术类英才班4个。涉及16个研究所和科大10个学院,总招收学生435人。同时院批准资助科大和14个研究所共同实施了14个联合共建项目。截止2010年11月底已开设基础和实验课程32门,编写教材2本,300多名学生接受了实验训练。英才班实施的目的,是充分利用科大和研究所双方优越的教学科研条件,对有潜力的优秀人才进行重点培养,解决国家战略需求和世界科技前沿急需人才的培养问题,成为国家未来科学与工程领军人才的培养基地。项目实施以来,在生源、师资、培养模式、条件保障、制度创新和国际合作等方面进行了积极创新、深入改革、健全机制,明确了“三结合,两段式,长周期,个性化,国际化”培养模式,努力使学生将来能够成长为相关学科领域的领军人物,并逐步跻身国际一流科学家行列。
浙江大学:“求是科学班”,2010年8月开班。“竺可桢学院”成立于2000年5月,是以浙大竺可桢老校长之名命名,为浙江大学优秀本科学生实施“特别培养”的荣誉学院,学院前身为创办于1984年的原浙江大学(工科)混合班,现任院长是浙江大学校长杨卫院士,竺可桢学院以“培养为杰出人才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为宗旨,以培养“基础宽厚、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富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卓越人才”为目标。“求是科学班”是学校根据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珠峰计划)”精神而设立的,以学生的科学素养、志向为基础,以“培养未来的科学家、世界一流的学科引领者”为目标,选拔对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科学五个基础学科中某一学科有浓厚学习兴趣、具有较强培养潜力并有志于深入学习的优秀学生进行培养。
上海交通大学:“致远学院”,由校长张杰院士亲自兼任学院院长。致远学院得到了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的支持,2010年致远学院将招收数理科学和生命科学两个理科班,每个班人数不超过35人,在9月份新生入学后,所有上海交通大学2010级新生都可以申请进入致远学院,学院将从中通过笔试与面试相结合的方式选拔部分学生进入致远学院。
同济大学:同济大学生命科学英才班,按照国家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珠峰计划)”的要求,从2011年开始在全校各专业新生中另外选拔对生命科学具有浓厚兴趣、有志于成为生命科学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的学生,编入“生命科学英才班”(下面简称“英才班”)。秉承“个性发展,性格塑造,独立思考,探索实践”的理念让研究生命科学成为一种乐趣。设立“英才班”的目标为培养一批热爱生命科学并具有原创性科学思想、高尚人格的“大师级”人才“苗子”。
南开大学:南开大学设立培养理科拔尖人才的试验班“伯苓班”和“省身班”,在数学、物理、化学和生物专业的新生中经过二次选拔产生,采用双语教学与国际接轨。“伯苓班”和“省身班”采用动态管理,本硕博连读,学制为八年(2+2+1+3)。
武汉大学:“弘毅学堂”,培养精英的“特区”武汉大学决定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设立“弘毅学堂”,下设5个学科小班,即弘毅数学班、弘毅物理班、弘毅化学班、弘毅生物班和弘毅计算机班。“弘毅学堂”是培养精英人才的“特区”,新生进校后,在各学科专家分委员会主持下,以及学生自愿的基础上,通过笔试和面试进行二次选拔。聘请学术造诣深厚、具有国际视野的专家学者担任首席教授。
中山大学:“逸仙班”,为开始于2006年的中大人才培养新举措——“逸仙计划”下的项目。该计划将在物理、化学、生物三个专业的高考生源中择优选拔90名“尖子生”组建“逸仙班”,以理科基地为依托,实施本科与研究生教育贯通培养。“逸仙班”为学生设计个性化培养方案,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进行两次专业选择,并在导师指导下进行个性化专业学习。
厦门大学:在化学、生物、数学三个重点学科,厦大启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实验计划”。学校将从录取的这三个专业的学生中选拔出一小批特别拔尖的学生,为他们量身定制个性化培养方案,配备一流教师,提供一流学习条件,创造一流学术环境与氛围。
北京师范大学:“励耘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拔尖计划”同时被列入北京师范大学“985工程”。已经组建2010级“基础理科拔尖学生培养实验班”、“人文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实验班”。培养目标: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规律,培养兴趣浓厚、志向远大、基础扎实、能力突出、德才兼备、勇于创新的拔尖学生,为其成为基础理科(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和人文学科(汉语言文学、历史学、哲学)的领军人物、知名学者奠定坚实基础。同时,通过计划实施的示范和辐射作用,带动全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升。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航提出实施精英教育的计划,设立“高等工程学院”,施行直博教育;北航计算机学院创新实验班,探索新的信息人才培养模式。“北航华罗庚班”于2011年获批列入“珠峰计划”,每年从全国优秀高中生中招生35人,与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联合培养,毕业生赴欧美一流大学继续深造或保送到北大、清华、中科院、北航攻读研究生。北航物理学院代表北航物理学科进入全国“珠峰计划”的物理部分。“北航物理学院爱因斯坦班”每年从全国优秀高中毕业生中选拔20人左右,致力于培养具有坚实数理基础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和具有解决重大物理问题潜质的复合型创新人才。
吉林大学:“唐敖庆班”,分“唐敖庆Ⅰ班”和“唐敖庆Ⅱ班”,吉林大学被纳入“珠峰计划”高校行列,不仅是对吉大此前培养成果的肯定,也是对吉大近些年逐步夯实学科领域地位和突出重点优势专业的肯定。著名学者,吕振羽、李四光、匡亚明、唐敖庆、孙玉胜、王树明、张寿常、金景芳等一大批名家,都曾经在吉林大学学习或工作过,吉大部分“国家重点学科”科研实力在国内领域堪称先导者,学校被纳入‘珠峰计划’,让吉大培养高端人才任务更加具体明确。吉林大学按照“唐敖庆Ⅰ班”和“唐敖庆Ⅱ班”两个方向培养,其中唐敖庆Ⅰ班为化学与生物科学专业方向,唐敖庆Ⅱ班为数学与物理学专业方向。
山东大学:“泰山学堂”,是为实施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加速推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工作而设立的,教育部2009年启动的“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目的是培养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使之成为相关基础学科领域领军人物,并逐步跻身国际一流科学家队伍。作为入选该计划的16所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之一,山东大学决定成立“山东大学泰山学堂”,全面负责该计划的实施,这是山东大学实施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一步。泰山学堂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数学家彭实戈教授说:“20年后,泰山学堂如果能出一位诺贝尔学奖的获得者,那就说明我们的探索是成功的。”
兰州大学:“萃英学院”,成立于2010年,在全校新生选拔优秀学生进入该院,其每名学生每年培养经费将高达10万元。萃英学院实行“3+1”培养模式,即国内学习3年,国外深造1年。兰大2010年启动“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实验计划”,成立“萃英学院”是其中一项,新学院招生专业涉及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人文萃英班五类,每年招生80名,每人每年培养经费将达到10万元。
四川大学:由化学学院、生物学院、物理学院、数学学院具体负责培养方案。施行小班教育,课程进行优化,强调基础知识和兴趣培养。公共课由吴玉章学院负责。
西安交通大学:“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实验班”,2010年3月5日下午,伴随着热烈的掌声,西安交通大学首届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实验班开班仪式于科学馆207热烈举行,这也标志着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在西安交通大学正式进入实施阶段。在今后几年中每年选拔 80名左右有志于从事基础学科研究的优秀本科生进入数学、物理学专业学习,培养基础学科领域的创新型领军人才。
中国科学院大学(国科大):“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暨“果壳计划”2015年7月6日上午,中国科学院前沿科学与教育局在北京组织召开了专家评审会,国科大副校长席南华代表学校从培养目标、生源选拔、三段式培养、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实践环节、国际交流等多个方面,向与会专家详细介绍了国科大“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暨“果壳计划”的实施方案。经过评审专家充分论证和无记名投票,一致通过国科大的申请方案。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大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成立英才学院,具体实施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与培养思路,学生遴选与动态管理、培养方案设置,教育教学方式方法、优秀师资聘请、首席学术顾问制度,国际化能力培养,教学质量保障,学生管理等创新能力培养。
学风好的985大学名单详细
2022年学风好的985大学名单详细
“985工程”是中国为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批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而实施的高等教育建设工程。下面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出来的有关于学风好的985大学名单详细相关内容,欢迎阅读!
985工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为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批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而实施的建设工程。源自1998年5月4日,江在北京大学百年校庆上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讲话。最初入选“985工程”的高等学校共有九所,被称“九校联盟”,截至2013年年末,“985工程”共有39所高校。此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表示“985工程”和“211工程”的规模已经稳定,将不会再新增高校,而是引入动态竞争机制,遴选已经是“211工程”建设且是中央部属的顶尖行业特色型大学实施“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2016年6月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正研究制定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和配套政策,拟于2016年启动新一轮建设。教育部宣布失效一批规范性文件西安航空学院钱学森实验班,其中包括《关于继续实施“985工程”建设项目的意见》《关于补充高等教育“211工程”三期建设规划的通知》《关于实施“重点特色学科项目”的意见》《关于继续实施“优秀学科创新平台”建设的意见》等文件。
2022年985大学名单及排名详解
一、一档985(清北)
1、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是工学第一名,管理学第一名,中国工学老大,实力超群,名副其实的大学巨无霸。王牌专业是经济与金融、土木工程、建筑学、电子信息科学类、工程力学(钱学森力学班)、水利水电工程、临床医学。
2、北京大学
北大是理学、医学、哲学、经济学、文学、历史学都是第一名,法学第二名,稳坐综合类大学老大。王牌专业是经济学类、法学、生物科学、元培实验班。
二、一档985(华东五校+人大)
1、复旦大学
复旦大学是医学第二名,文学第二名,历史学、管理学、哲学、理学、经济学实力超群,被称为南方小北大,是综合性大学的第二名。理科最好的专业:数学、物理、化学、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软件、生命科学、医学等文科最好的专业:经济学、公共管理、法学、哲学、新闻传播、文学、历史学、英语翻译、工商管理
2、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培养毕业生集中在政界、社会科学界和商界等领域,科研成果也集中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中国人民大学是法学第一名,经济学第二名,哲学、文学、管理学、历史学的实力超牛,生源非常好。最热专业是金融学。
3、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是工学第三名,机械、电气、航海类实力强大。合并了农学院、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成为与浙江大学在工科相抗衡的强大对手。王牌专业是土建类、机械类、电气信息类、信息安全。
4、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是工学第二名,在工学、管理学、理学、医学、文学的实力超群。浙江大学素称南方小清华。王牌专业是:工科实验班(信息)、工科实验班(工学)、理科实验班。
5、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国科大是理学第三名,典型的高、精、尖的精品大学,学风正,最有资格成为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王牌专业是:数学类、物理学类、化学类。
6、南京大学
南京大学是理学第二名、文学第三名,理科实力超牛。王牌专业是物理学类、化学类、数学类、天文类。
第一档大学的助记符是(清北人华东五校)共八所,顺口溜是清北人复交浙科南
三、二档985(工科类)
1、同济大学
土木工程第一名,建筑学第二名,城市规划独步天下,连清华也甘拜下风,车辆工程也相当不错。同济大学的三大王牌专业分数很高。
2、哈尔滨工业大学
是工学第四名,80年代成为航天部的大学后,就成为了航空航天领域的强校,其它的学科也都不错。王牌专业:飞行器设计与工程、建筑学、土木工程。
3、西安交通大学
工商管理第一名,电气工程第二名,机械工程第三名,管理、机械、电气通信类实力强大,学风正,发展比较平稳。王牌专业:电气工程与自动化、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能源动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4、北京航天航空大学
航空、航天实力强大,力学,计算机也很强,名声在外,是航空航天类大学的领头羊。王牌专业:飞行器设计与工程。
5、天津大学
工学实力排全国第五位,实力比名声强。王牌专业:建筑学、土木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
6、华中科技大学
机械、电器类实力很强,光电也相当不错,合并后规模膨胀超大,合并来的同济医科大学也很强。最近几年实力排名有所下降。王牌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光信息科学与技术。
7、东南大学
东南大学和南京大学是同宗同源,都可以追溯到三江师范学堂。东南大学在工科方面绝对是江苏第一,在华东地区也是名震四方。王牌专业是:建筑学、土木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
四、二档985(综合类)
1、南开大学在80年代,北大、清华、复旦、南开为大学四强,现在南开实力不比以前。王牌专业:金融工程、会计学、数学类、化学类。
2、中山大学哲学、中文、生物强,中山医也很出名,岭院,管院,国际商学院在华南超牛,中大因为地处开放城市广州,就业很好,性价比高。王牌专业:临床医学、岭南学院,管理学院,国际商学院
3、武汉大学文科、理科都不错,但都不拔尖,并校后规模超大,是百年老校,校园环境非常好。王牌专业:金融学、水利类,测绘类,法学,新闻学。
4、厦门大学
会计学全国第一,经济金融很强大,理论化学超牛,是全国最美的校园。王牌专业:会计学、金融学、经济学、财政学。
五、二档985(专属类)
1、北京师范大学
北师大是目前国内师范大学第一名,现在已经发展为一所综合性大学,心理学,教育学,中国语言文学全国第一名,学科精度很高,文、理学科实力很不错。王牌专业:心理学。
2、国防科技大学
神秘的哈军工的衣钵传人,计算机超牛。王牌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
六、第三档985(综合类)
1、吉林大学
吉林大学通过并校成为超级大块头,目前学科建设发展平稳,特色不明显。又地处北疆,生源一般。吉林大学的规模是全国第二大,仅次于四川大学。王牌专业:车辆工程。
2、四川大学
办学规模是全国第一大,在校生人数是全国最多的,也是西南地区最好的大学,特色不太明显,靠庞大的“综合性”支撑门面招牌。地处西南内陆,生源一般。王牌专业:口腔医学、临床医学。
3、湖南大学
以土木工程著名,与同济大学、清华大学并称为中国土木学科中的“三驾马车”。理科最好的专业:机械工程、土木工程、化学、环境工程等。文科最好的专业:国际贸易学等。王牌专业:土木工程、车辆工程。
4、山东大学
在校生人数排在全国第三位的,无明显特色,靠庞大的“综合性”支撑门面招牌。理科最好的专业:数学、材料工程、物理、机械制造、控制工程、医学等。文科最好的专业:经济学、文学、历史学等。
七、三档985(理工类)
1、中南大学
中南大学是湖南省最好的大学,是由湖南医科大学、长沙铁道学院与中南工业大学合并而成。理科优势专业:数学、材料工程、机械工程、控制工程、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冶金工程、医学。文科优势专业:工商管理、管理工程、英语。王牌专业:临床医学、材料类、冶金工程。
2、华南理工大学
华南地区最出名的两所大学是中山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因为地处开放城市广州,就业很好,性价比高。中山大学在文理占优势,工科老大还是华南理工。王牌专业:土木工程、建筑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3、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是我国第一所国防院校。近十年来实力上升较快,集航天、兵器、电子、光电于一体的综合性大学,兵器工业第一牛。王牌专业:武器类、车辆工程。
4、大连理工大学
东北最好的大学是哈尔滨工业大学,第二是综合实力最强的吉林大学,第三是大连理工大学。如果单纯比较理工科的话,东北最好的就是哈工大,第二就是大连理工大学。综合工学实力不错,但不特别拔尖。王牌专业:船舶与海洋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5、西北工业大学
如果说西安交大是陕西第一校的话,第二名肯定就是西北工大莫属,也是西北地区最好的大学之一。西北工大是以发展航空、航天、航海工程教育和科学研究为特色的一所理科性大学在航空航天科技的排行榜中,西北工大排在第三的位置,是航空航天事业的中坚力量之一。最好的专业:材料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机械工程、力学、计算机科学、控制科学等
6、重庆大学
综合性大学,土木建筑还不错,其它学科实力一般,通过院校合并和大学升格985工程受益匪浅。可又地处西南内陆,生源一般。王牌专业:建筑学、土木工程。
7、电子科技大学
原校名为成都电讯工程学院,是中国最早的七所重点国防院校之一,现在隶属于教育部。学校以电子信息类学科著称,理工科气息浓厚。校风淳朴,大一新生不准带电脑,强制早晚自习,考试作弊立即开除。王牌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
八、四档985(理工类)
其实兰州大学,东北大学可以划到第三档的,因分档排版需要,土豆把他两划到第四档,有点委屈!华东师范大学按理也可以分到第三档,只因是师范类大学,所以也让她委屈一些
1、兰州大学
兰州大学是甘肃省最好的大学,也是中国西北地区最好的院校之一。说起兰州大学,很多教授、学着都为她叫不平,这么好的一所大学,就因为地理位置不好,导致了资金、生源等现在一直都在走下坡路。兰州大学被美国《科学》评为中国著名的十三所大学之一,每年的sci名列前十位.兰州大学的好专业有化学、物理、生物、大气、核科学、力学等理科学科。兰州大学在国内985排名很靠后,是国内最受委屈的大学之一,但在美国的认可度很高,容易拿到美国留学的奖学金。兰州大学没有国家重点一级学科,这一现象在985大学中很少见。土豆建议:西北地区的考生,高考分数不太高的,上不了西安或外省985高校的,可以报考兰州大学,就在自家附近,不存在偏远问题。土豆建议:西北地区以外的,高考分数不太高的,上不了二档211的男生,有志于考研的,或有志于留学美国的,可以考虑兰州大学。土豆建议:兰州大学是理科较强的大学,文科专业不太好,西北地区以外的文科考生报考要谨慎。
2、东北大学
东北大学的好专业有自动化、计算机、冶金工程、采矿工程、材料、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软件工程、矿物加工。东北大学的自动化专业非常强大,曾经排全国第一名,比清华都要牛,计算机专业也相当不错。东北大学是由东北工学院和沈阳黄金学院合并而成,材料、冶金工程、采矿工程是传统强项。王牌专业:自动化。土豆建议:东北三省的考生,分数不是很高的,进不了哈工大的,又想进985工程,又不想南下出省的考生,可以考虑东北大学。土豆建议:南方各省的男生,分数不是很高的,上不了二档211的,不怕冷不怕远的,对自动化和计算机有兴趣的,可以考虑东北大学。
九、四档985(专属类)
1、华东师范大学
如果说北京师大是中国师范第一名,那么第二名非华东师范大学莫属。自然就形成了南北鼎立的状态,北师大统一北方,华东师大则领衔南方。理科最好的专业:地理学、数学、光学、生命科学。文科最好的专业:教育学、文学、心理学。
2、中国农业大学
中国农大是中国农业最高学府,但受行业名称的影响,生源不济。理科优势专业:农业工程、植物保护、农业资源利用、作物学、畜牧学、农产品加工、生命科学。文科优势专业:农业经济管理。
3、中国海洋大学
比较好的专业有海洋科学、海洋技术、海洋化学、海洋生物学、水产养殖、大气科学,船舶,港航。海大在山东青岛,就业最好的是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船舶。在全国排名也挺靠前的'。海洋科学,水产养殖专业在全国排第一,但本科不好就业,多数继续读研,走科研道路。大气科学和海洋科学隶属海洋环境学院,也就是传说中的龙头学院,只有研究生才能找到对口专业,很多人都可以交流出国。小语种类有德语、法语、韩语、日语较强,翻译村上春树书的林少华就是日语系的教授。中国海洋大学的会计学相当不错,是周边四省唯一一个有博士点的专业。
4、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专业不适合就业,只适合做科研,在生命科学类(动物、植物、微生物、dna、克隆、细胞、育种)的科学研究上有很扎实的基础。如果你想做科研,你可以选择动物医学、动物科学、植物保护、种子科学、林学、园艺等农学学科。虽然这些专业名字不好听,但西农在这些方面研究的很深,国家给的钱也很多。如果你有出国的打算,来西北农林是非常不错的选择,每年国家给西北农林的公派出国名额居全国第四。西北农林最近设有创新学院,可以本硕博连读,有想法的可以去。如果你想就业,可以去水利建筑学院、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食品学院、葡萄酒学院。这几个专业的就业好只是相对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其它专业。相对别的985高校的专业可能是无法比的。
5、中央民族大学
中央民族大学是中国少数民族教育的最高学府,是中国少数民族高级人才的摇篮,是中国唯一具有56个民族师生员工的高等学校。男女比例不好,男生很少,漂亮女生很多。校园环境一流,学校地理环境优越性几乎超出所有北京高校。中央民族大学的文科不错,理科很弱。重点学科是民族学和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校重点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如果是少数民族的考生,分数不高的又向往北京的,可以考虑这所学校。
211大学排行榜
1北京大学
2清华大学
3复旦大学
4武汉大学
5浙江大学
6中国人民大学
7上海交通大学
8南京大学
9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10中山大学
11吉林大学
12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13华中科技大学
14四川大学
15北京师范大学
16南开大学
17西安交通大学
18中南西安航空学院钱学森实验班大学
19同济大学
20天津大学
21哈尔滨工业大学
22山东大学
23厦门大学
24东南大学
25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6东北大学
27重庆大学
28华东师范大学
29大连理工大学
30北京理工大学
31华南理工大学
32中国农业大学
33湖南大学
34华中师范大学
35西北工业大学
36兰州大学
37电子科技大学
38武汉理工大学
39中国地质大学
40中国地质大学
41东北师范大学
42北京科技大学
43北京交通大学
44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45中国矿业大学(徐州)
46长安大学
47南京农业大学
48西北大学西安航空学院钱学森实验班
49华东理工大学
50华中农业大学
51南京师范大学
52西南交通大学
53西南大学
54中国海洋大学
55河海大学
56暨南大学
57南京理工大学
58哈尔滨工程大学
59云南大学
60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61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62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63郑州大学
64苏州大学
65上海财经大学
66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67中国政法大学
68合肥工业大学
69北京邮电大学
70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71第二军医大学
72湖南师范大学
73第四军医大学
74华南师范大学
75上海大学
76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77西南财经大学
78北京化工大学
79东华大学
80南昌大学
81中央财经大学
82北京工业大学
83福州大西安航空学院钱学森实验班学
84广西大学
85陕西师范大学
86北京林业大学
87中央民族大学
88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89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90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91安徽大学
92江南大学西安航空学院钱学森实验班
93东北林业大学
94太原理工大学
95内蒙古大学
96辽宁大学
97新疆大学
98海南大学
99石河子大学
100北京中医药大学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是双一流吗
一、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是双一流吗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不是双一流大学,但该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重点建设高校之一。
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简介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是以信息与电子学科为主,工、理、管、文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直属教育部,是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和“211工程”项目重点建设高校之一、国家双创示范基地之一、首批35所示范性软件学院、首批9所示范性微电子学院、首批9所获批设立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和首批一流网络安全学院建设示范项目的高校之一。
学校前身是1931年诞生于江西瑞金的中央军委无线电学校,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亲手创建的第一所工程技术学校。1958年学校迁址西安,1966年转为地方建制,1988年定为现名。
建校87年来,学校始终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是我国“一五”重点建设的项目之一,也是1959年中央批准的全国20所重点大学之一。20世纪60年代,学校就以“西军电”之称蜚声海内外。毛泽东同志曾先后两次为学校题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艰苦朴素”。
学校现建设有南北两个校区,总占地面积约270公顷,校舍建筑面积130多万平方米。图书馆馆藏文献约736万册,其中纸质文献约261万册,电子文献约475万册;中外文现刊1100余种,拥有69种平台的中外文数字资源,数据库超过130余个,内容覆盖了学校各个学科或专业。
学校现有各类在校生3万余人,其中博士研究生1700余人,硕士研究生9000余人。设有研究生院。设有通信工程学院、电子工程学院、计算机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人文学院、外国语学院、软件学院、微电子学院、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空间科学与技术学院、先进材料与纳米科技学院、网络与信息安全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等19个学院。
学校是国内最早建立信息论、信息系统工程、雷达、微波天线、电子机械、电子对抗等专业的高校之一,开辟了我国IT学科的先河,形成了鲜明的电子与信息学科特色与优势。现有2个国家“双一流”重点建设学科,2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覆盖6个二级学科),1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34个省部级重点学科,1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具有工程博士专业学位授权,有1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5个本科专业。全国第四轮一级学科评估结果中,3个学科获评A类: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评估结果为A+档,并列全国第1;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位于A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评估结果为A-档,学校电子信息类学科继续保持国内领先水平。
学校树立了以人为本、教师是大学核心竞争力的理念,锻造了一支结构合理、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队伍。现有专任教师1900余名,其中,博士生导师330人,硕士生导师1088人。学校有院士4人,双聘院士15人,“*”入选者15人(含“青年拔尖人才计划”入选者5人),“”入选者22人(含“青年”入选者11人),*30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1个,科技部重点创新团队2个,教育部创新团队6个,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4人,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4人,国家级教学团队6个,973项目首席科学家3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52人,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4人,“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奖获得者5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培养对象11人,陕西青年科技奖获得者7人,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5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57人。
学校不断地创新教育理念,深化教学内容、课程体系与实践教学改革,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取得了显著成果。现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5个,国家级精品课程13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1门,国家级视频公开课3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3门,建设有3个国家人才培养及教学基地、6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中心,以及3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学校人才培养素以理论基础扎实、工程实践能力突出、创新意识强等特色在全国高校中形成了“品牌”。学校坚持“因材施教、分类培养”的教育理念,积极探索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钱学森空间科学实验班”和“科教结合协同育人行动计划”等一系列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近年来,学校本科生参与课外科技活动的普及率高,获得各类省级、国家级学科和科技竞赛奖1600余项,研究生和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8%和96%以上,位居全国高校前列。2006年,学校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并获得“优秀”;2012年,学校入选全国50所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之一
多年来,学校致力于电子信息技术领域的系统研制、科技攻关、工程研发等,创造了我国电子与信息技术领域等多项第一,包括第一台气象雷达、第一套流星余迹通讯系统、第一台可编程雷达信号处理机、第一台毫米波通讯机,以及我军通信装备史上第一部“塞绳电报互换机”、第一台“塔型管空腔振荡器”、第一套“三坐标相控阵雷达”等,为我国信息化、国防现代化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学校现有6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基地、1个科工局科技创新基地,9个教育部科技创新基地、21个陕西省科技创新基地,2013年入选国家级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先后牵头单位承担了“973”、“863”、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等重大、重点项目,产生了一批标志性的研究成果。十八大以来,学校科研指标稳步提升,在认知雷达、移动通讯、网络信息安全、高功率微波集成器件、智能计算、大型天线机电耦合等方面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果,获国家科技奖励15项,省部级科技奖励一等奖以上30项。2014年,学校牵头的“信息感知技术协同创新中心”通过国家“2011计划”认定,位列行业产业类第一,进一步奠定了学校在全国高校中突出的国防科研特色优势地位。
学校大力加强产学研相结合,不断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有中国西部军民融合创新谷暨西安电子谷、陕西工业研究院、国家大学科技园,同时与国内大型知名企事业单位联合建立股份制公司,成立战略联盟、设立企业基金、建立联合实验室及研究生实习基地,有力促进了科技成果的转化。学校积极开展国际国内的交流与合作,拓展外部发展空间。学校先后成为中电集团,西安市,国防科工委、陕西省与教育部共建高校,与70多个国家、地区的大学及研究机构建立友好关系,建有7个国家“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引智基地,与国内电子、航空行业的10余个研究所、研究中心、企业集团建立了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英飞凌、Intel、IBM、惠普等跨国公司在学校建立74个联合实验室。
建校87年来,学校先后为国家输送了20余万名电子信息领域的高级人才,产生了120多位解放军将领,成长起了19位两院院士(1977年恢复高考以后院士校友11位,位列全国前茅),10余位国家副部级以上领导,培养了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柳传志,国际GSM奖获得者李默芳,欧洲科学院院士、著名的纳米技术专家王中林,“神五”和“神六”飞船副总设计师、“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总设计师杨宏等一大批IT行业领军人物和技术骨干,以及数十位科研院所所长和大学校长等,为国家建设和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今天的分享到这里,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西安航空学院钱学森实验班,同时期待与大家一起探讨钱学森班不能随便去的原因的实际应用。